徐州学校大全徐州培训机构大全江苏徐州张集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徐州张集中等专业学校

  • 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
  • 电话:
  • 邮编:221100
  • 网站: www.zjzz.org
点击查看“江苏徐州张集中等专业学校”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报考指南

[2015-07-28]                 

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表

[2015-04-08] 

2013年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表

[2013-06-10]

类别专业名称学制招生人数备注普通中专类机械加工技术340省级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350省级示范专业数控技术应用380省级示范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3100企业冠名班(潍重集团班)汽车美容与商务3100省级示范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370市级示范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350市级示范专业电子商务340企业冠名班(同程网班)会计电算化340市级示范专业工艺美术340市级示范专业服装设计350省级品牌专业中餐烹饪350市级示范专业现代农艺技术340国家级示范专业畜

1983年春,古彭城东南20公里处,一所占地355亩的职业中学悄无声息地诞生了。二十三年来,张集职业高级中学在困难中求生存、生存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一路潇洒,一路辉煌:1985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办好的的职业中学。1988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首批重点职业高级中学。1991年至1995年,先后被国家教委、劳动部、人事部、计委和财政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被国家教委授予“科教兴农先进学校”称号。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中国青年星火技术推广培训中心”,1996年,学校被国家教委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1997至2006年年,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校园经济示范学校”、“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江苏省教育促小康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法制教育先进学校”。2003年至2005年,学校一个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骨干示范专业,三个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二十三年来,铜山张集职业高级中学先后获县级以上的表彰奖励达206次,以卓著的办学效益向社会证明了职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业,职教是老百姓致富奔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的“根据地”和“大本营”。一所普普通通的职业中学何以在短短二十三年内变得省内响当当、全国也晓有名气呢?现任校长回答得非常简单:“是我们心系普通百姓,坚持改革发展不动摇,真正把学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是的,张集职中成功的诀窍的确在于它坚持服务宗旨不动摇,多年来,学校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力求使所设专业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需要,并突出超前性和综合性,不断根据农村经济呈现的农、工、商、贸、种、养、加并举的多元化格局,有计划地开设了为农村第二、三产业服务的专业,做到了亦农亦工亦商,使学校办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术人员和一专多能型人才。努力做到了市场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什么专业能促进经济发展,学校就创造条件开办什么专业:服装设计cad、汽车修理、机械加工、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开设丰富了办学的内涵、满足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得张集职业高中这粒给小康社会带来希望和幸福的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融教育、教学、生产、实习、经营、科研、服务七位为一体的办学路子。2003年,张集职业中学在多年苦苦探索的基础上,鲜明的提出经营学校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生的办学思路,这其中也不止一次遇到摇头、困惑甚至白眼,但“用真诚服务学生,让学生造福社会”的系列工作带来的办学成效不亚于一次教学革命,学校优质精品课程大量涌现、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形成、校企结合更加密切、素质良好的人力资本大量出现、校园和谐程度日益提高、可供创新的民主空间越来越大、文化校园的内涵逐渐丰富、非强制性管理广泛渗透到各个教育层面……于是乎,学生们能力的提高、自信的笑容、成功的喜悦、有效的合作共事、知情达理、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淡季的市场,没有淡季的思想。运用经营理念,该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学历生8200人)、生源质量不断不断提高(平均入学分596分)、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已拥有一个国家级示范专业、一个省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三个省示范专业、五个市级示范专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类毕业生中创业型占52%)、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家长和社会满意率均在98%以上)建设上规模、上水平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这是学生获得真才实学的基本保证。张集职中师生以大无畏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办学,苦干了二十多个春秋,他们的血和汗没有白流:数控加工中心、网络中心、机械加工中心、焊接中心、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心、汽车维修与驾驶中心、汽修驾驶训练基地、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等二十个产、学、研基地,向人们展示着学校现代化的形象。没有不活的教育,只有不活的脑筋。没接触过职教的,可能会有许多人人对职教不服气,但耳闻目睹张集职中的学生们后,你可能就会心动、兴奋。在这里,你无意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学生短短十分钟可以把一堆摩托车零部件装成整车,发动后突突奔跑起来。两个学生左右开弓,十分钟把半截南瓜雕刻成栩栩如生的老寿星。十分钟,学生可以东剪西裁把一块布料给你变成一身款式大方得体的时装。十分钟,三位学生能把一堆零散的菜料给你捣腾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筵席。也是十分钟,一位学生可在数控车床上把一截生锈的铁棍修饰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就是张集职中学生最简单的表现。如果你置身于张集职中每一口教室、每一个实习室、每一所实习基地,你时时不为这里整洁的环境、浓郁的学风、规范的管理所折服,学子们忙碌的身影、认真的态度会使你感到拥有青春和活力是多么的美好。为使培养出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学校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都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看、能摸、能体会、能操作、边做边学、学做结合。同时学校还通过制订科学的操作程序和最佳方案,全面实施以产品为本的项目教学改革,工厂化教学、产学研结合、实行多证制等办法激励学生提高技能。学校一方面让学生收集经济信息,树立商品观念,了解当地经济特点及产业结构变化,激发竞争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另一方面,把学校的各个实训厂交给师生管理,让学生当“园长”“厂长”“会计”“技术员”“推销员”,参与实习基地生产项目的管理工作和产、供、销活动,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多面手。在这里,你几乎分不清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室有什么不同。这里,学生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这里,学生必须人人掌握外语,必须人人熟练使用电脑,必须人人学会驾驶轿车,必须人人拿到专业技术合格证,才会取得毕业文凭。因为痴学,学生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份,不顾老师的“名望”,向老师求教变得“肆行无忌”起来,也因为学生的活跃,使得老师们“闻过则喜”,更加虚怀若谷、科学求实。        蓝天作证,星星作证,校园里不眠的路灯作证,张集职中的苦心经营一定会使这群孩子赢得未来在张集职中全体成员眼里,素质教育绝不仅是说在嘴上,贴在墙上。素质教育贯穿到了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努力使每一个人明确: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智育,这为该校的办学之路越来越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集职中校园内有一行文字“青春的航线需要照明的灯塔”。是一个文化现象,还是一个明确的教育思想,或许二者都有,或许还不止。        理想,前途,道德,这些枯燥的文字在张集职中变得异常轻松、愉悦和实际。在张集职中学习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可以任意放飞自己的理想和思绪,然后又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到现实中来,学校诸多的教育活动让他们的青春更美、心灵更纯。        树立学校的产品是服务的思想所带来的不仅是张集职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校办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许多来过张集职中的人都说:她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即要是学园,也应该是乐园,我们习惯了让学生们学到知识和技能后再快乐,可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和技能呢!        在平常人的眼里,职高生似乎是整体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而且在少部分人心中形成了定势。但张集职中一班人从来没有这种感觉。他们提出:我们无法强迫别人怎么想,但我们可以强制自己怎么干。职高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这是事实,但经过培养能成才,也绝对千真万确。张集职中的领导和老师充分相信自己正确的判断,现在看来这种自信是多么的宝贵。        分层教学,为每个学生设计最合适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条件是张集职中人殚精竭虑思考的结果,学校在对学生生理、心理、习惯、爱好等进行细致调查的基础上,为他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量体裁衣式的教育方案,工作从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爱心关助”和“严格要求”开始,“爱心”融入了学校老师们诸多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师生们的关系从以知识为纽带转变为以情感为纽带;在这里,对学生,老师们少了批评,多了鼓励,少了说教,多了倾听;在这里,老师对学生哪怕一点成绩都给以公开,而对他们的缺点或不足却是悄悄递上一张小纸条;在这里,许多老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是即“培”又“养”。“严格”是必不可少的,在张集职中,面对全体学生,教师们“严”而有“格”,早晨起床号响后,人人需在3分钟内跑到操场集合好,学生们的被子要叠的像豆腐块,待人要有礼节,行动要迅捷,要有同情心,要有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要学会感动,各项技能训练要准确、规范,人人须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学竞争、学创业是学生的必修课……在张集职中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可能失败过,但在实习车间,他们有的心灵手巧,能制作精美的工件;有的思绪飞扬,设计出出神入化的网页;有的能歌善舞,有的擅长交际……,“爱心”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如何扬长避短,放飞思维,学会了如何用技能充实自己,学会了如何塑造自己、展示自己、推销自己。使曾经“无奈”的学生学会了如何树立信心、如何找出自尊,你行我也行;使曾经“无望”的学生学会了如何重新塑造人格、挺起胸来做人。进而使他们达到了自尊、自信、自强。在张集职中,贫穷也是一种财富,正是那些家庭贫穷表现突出的孩子率先得到了学校的“呵护”,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意志上的贫穷,贫困的孩子最懂得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最懂得只有学到本领才有出路。为了保证贫困生安心学生,有所成就,学校对他们的学习费用或减或免,安排学校服装厂为他们献出合身的衣服,组织师生们为他们捐出了饭票,他们还可在课余时间到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基地里边学习边勤工助学。一位贫困生家长曾老泪纵横的说:“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你们这些好心人。”        到张集职中求学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一个温馨如家的校园,这里的老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学校一位教师说得好:“我不能放弃对班上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我放弃了班上的一个孩子,对我来说,可能只是五十分之一的损失,可对他的家庭来说就有可能是100%的损失。”“星星送你上路,月亮伴你返家,无论风霜雪雨,不惧严冬酷夏。校园里活跃着你忙碌的身影、印着你匆匆的步伐……”这是张集职中的学生送给老师们的一首歌。记不清是哪位学生作的词、谱的曲子,但这首歌却久久唱在学生们的心头。        面对溢美之词,张集职中始终有颗平静的心,他们从没有因为取得成绩而过高估计自己,也从没有因为遇到挫折而妄自菲薄,他们深知自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人,如果自己心态不佳就绝不会塑造好学生的心灵,因此“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准则。由于领导的带动,在张集职中讲我怎么奉献的少了,大家更多的是冷静的谈自己应尽的责任,由“讲奉献”到“讲责任”,其间不仅是一个文字的变化,也暗示了老师们更加理智、更加务实。        张集职中人深知身正为范的道理,十分明确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深知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能仅有一桶水,还必须要有一潭活水的道理,因此,使全体教师愉快的接受学校实行的导师制度使他们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他们变得更加冷静起来。面对市场经济、面对教育竞争,他们深知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教给学生更多知识创新的能力,因此他们纷纷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几经努力,张集职中人终于在“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他们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更主要是让他们会学,这无异于给学生一道“点金术”。在这里,勤奋学习、乐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老师越来越多,研究科研课题的越来越多,撰写论文的越来越多,进行多种形式家访的人越来越多,争着开公开课的越来越多。        就业问题是学校、家长、学生人人最关心的问题。但在张集职中是最最不要担心的问题。张集职中二十年积蓄的十分雄厚的办学质量和有把握的社会需求,为学生的就业作了有力的保证。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张集职中早在六年前就成立了就业指导处,来解决学生的出路问题,至今张集职中已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建立了二十多个固定的就业基地,签订了若干长期委托培养协议。学生们不出校门,学校就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三五个待选的岗位,而且五年之内随时为他们就业、择业、创业做好全程服务。以前有好多家长为孩子成绩中等考大学没希望而感叹,张集职中为这群曾经“无望”的学生铺就了一条黄金大道,在该校的培养下,每年都要有几百人升入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一大批名牌大学。“进张集职中,升名牌大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改革使铜山张集职业中学生存下来、发展下去,改革更使张集职业中学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正是由于该校胸中装着百姓,心里想着改革,才使得她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优美洁雅的校园环境作证,文武双全的莘莘学子作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作证,一批又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作证:张集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老百姓的贴心学校。        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着的职教事业,张集职业中学任重而道远,围绕创建全国一流职业中学的目标,学校提出了“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抓一流管理,搞一流服务,育一流人才,创一流效益”的实施方案,正团结拼搏,负重进取。        为了大地的丰收,我们祝愿铜山张集职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